星期一, 12月 07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8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B)

當「物質我」的發展完成之後,在我們一歲到兩歲的時間,會開始發展情感上的自我邊界:他開始發現自己的不舒服,別人並不一定也會、他討厭一個東西,那個東西並不會隨著他的欲望而消失。所以,小孩開始認知到自己的感覺與環境是獨立的,進而建立出主觀情感和客觀現實分離的界限感,能正確的評估自己意欲感受和現實的落差,這時「情感我」便於焉成形。

在認知發展中,小孩也在此時產生了象徵和意象的功能。他開始產生意象來代表自己,並且也用不同意象或象徵來代表別人。意象就是我們對於事物印象在腦中的重現,比如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,父母的相貌就可以重現在我們的腦海裡,代替真實的父母。在意象的功能發展之前,小孩子是無法憶起不在眼前的事物的。在意象的能力發展成熟後,小孩開始學習運用簡單的象徵來代表複雜的意象,比如語言上的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這樣的標籤,用來代表真實的父母。

在「情感我」發展之前,基本上,小孩認為世界是自我的延伸,他的感覺就是世界的感覺,他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。這是相當自我中心的:食物是為他而產生的、打雷是為他打的、世界是為他而存在的。當「情感我」開始萌芽,小孩便開始意識到:他是孤獨的,世界並不完全跟他同步,外界並非以他為中心來運作。

當「情感我」發展初期,情感上主客觀分離的認知還沒成熟時,而此時意象和象徵也開始發展。他會產生一種混淆,以為象徵就是客體本身,只要對象徵做些什麼,它所代表的客體就會被影響:他會相信,如果有人惹他生氣,做一個小人(象徵),並用針刺它,惹他生氣的小孩(客體)就會不舒服。這時小孩對世界的詮釋是魔幻的世界觀,在這樣的世界觀裡,就像哈利波特或其他童話中的巫師,透過對象徵(媒介)作一些事情,可以用主觀的意志影響客觀物理世界的運作。

新時代的某些觀念,如「你創造你的實相」、「心想事成」,就很容易與魔幻世界觀混淆。許多人天真的以為,只要他相信自己的信念(意象與象徵),世界(客體)就會照他所想的實現,他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,他要的東西就會從天上掉下來:像是嬰兒只要哭(要求),父母就會餵飽他、照顧他、滿足他。

以為世界是生來為他的意欲來服務的,這樣的觀點,是退化而幼稚的魔幻世界觀,並非高等超越的觀點。實際上,意象雖然是世界運作的重要參與者,但絕非決定者。沒有意象,我們事業不會成就,但是以為單靠意象、不需行動,事情就會自然發生,這是嬰兒才會相信的事。

高層的「一切皆自心顯現」境界,是洞徹萬物的本質皆離不開靈性,你與世界息息相關、同出一源,互攝互融、相即相入;心就像鏡子,映現萬物。但絕非自戀得以為依自己的意欲就可以決定世界如何運作。那是扁平而狹窄的退化觀點。

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很需要這類的觀點來支持自己,需要退回「情感我」尚未成形的狀態,才會獲得滿足、覺得自己有價值和安全感,我們可能在這時期有過創傷,應該加以治療。

在發展「情感我」的過程中發生了創傷,導致意識發展的某個部分發展受到阻隔,便會發生自戀型人格和邊緣性人格疾患。早期的發展受阻,會變成自戀型人格,會把世界當作是自己的延伸,而中期的阻礙,會形成邊緣性人格,則容易受到外界打擾和壓迫。這兩種人格疾患,是介於精神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中間的嚴重程度。

所謂的「敏感體質」或「靈媒體質」的人,常常有自戀性或邊緣性人格的特質,容易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(魔幻傾向),或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(能量、靈體)所侵擾,而感到受壓迫。若又加上某些壓力刺激或自我暗示,便容易誘發精神分裂,迷失在種種象徵與實體無法分辨的狀態:他可能自稱自己是某神某佛的化身,天地的運作都由他來控制,耽溺在幻想中,分不清現實和意象的差異,導致日常生活功能無法運作。所以有這樣的「天賦」的朋友,其實應該多加小心,最好不要走通靈路線,以免走向精神分裂的路途。

治療自戀性、邊緣性人格疾患,需要自我建構療法,重新建構其「感情我」的邊界,來恢復正常功能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