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24, 2010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5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I)


社會我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


這類問題,有許多心理治療的方式,如「溝通分析(C.A.)」、「敘事治療(narrative therapy)」、薩提爾的「家族重塑」等等。這類療法並不去挖掘過去的創傷經驗,揭露隱藏的情緒和衝動,只是肯定這一切都會發生。他們的重心,是改變對過去經驗的詮釋(即信念或腳本),以達到自我平衡的效果。因為這些腳本都是受到扭曲的,不是如實的,而是對自己的謊言和神話,一旦引導個案發現自己腳本的荒謬與不合理,以正確的方式來評估和詮釋現在的狀況,人便會恢復平衡。故這些都統稱為「詮釋派」心理治療方法。亦即它的焦點是著重於自我對事件的詮釋的治療上,事件本身的受創情緒被擺在第二順位。

比如憂鬱症患者常常有的腳本是「有人不喜歡我,代表全世界的人都討厭我。如果我這件事做不好,就代表每一件事都做不好。如果我不能……,那一切都完了。」這些人會不斷的用這個腳本或信念,來詮釋所有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,把它當成牢不可破的真理。然後沮喪憂鬱時,更因為這樣的腳本,深陷其中而無法離開。詮釋派治療師的工作,就是利用種種技巧,讓個案發現自己的固有腳本,用理性驗證這個腳本的不合理性,進而離開腳本的認同,然後再建立比較健康而符合現實的腳本。

當然,有時候只是分析出腳本並用理性驗證它的無稽,並不一定有效。原因是有時較為原始的情緒創傷,因為比較強烈,它又比較基本,無法用理性來說服,所以會有明知道是如此,但卻跨不過去的現象。這時就需要相關的揭露療法來交叉運用,先釋放壓抑的情緒,等待心靈因釋放了原始情緒而產生空間後,再更改腳本,這樣治療的效果才會良好。

基本上,揭露療法除了精神分析學派外,最近還有「呼吸工作(breathwork)」、「原始治療(primal therapy)」等,也是能快速釋放壓抑情緒的療法。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4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H)

社會我的道德觀

在社會我形成的階段,小孩開始發現,群體需要彼此照顧、擔負責任、扮演適當的角色,如此自己可以滿足歸屬感的需求。此時小孩會變得高度服從,不斷的向權威去學習社會規則與自身所該扮演的角色。所以在小學到國中青春期之前,你最常會聽到的一句話是「老師說」,這就是代表小孩對於社會角色與規則積極吸收的態度。

大多數的人,在道德層面,都處於這個層次就未再發展。他們的中心是從自我中心移至同族中心或國家主義。所以他們能夠為了國家民族犧牲個人部分的利益,以其利益為優先。不過就僅止於是「自己人」、「同國的」,至於非我族類,就不在關心之列。所以,雖然它的中心開始移動到群體,但還是侷限在民族或者是某個特定的群體當中,尚未發展至全球中心的地步。

社會我的心理問題:人生腳本病理


社會我在發展時,在自我在衝動和慾望外,也開始學習規則和角色。意思是他們開始學習一些腳本,並遵循著腳本來扮演角色。角色的腳本有它的重要性,它引導自我脫離慾望的認同,進入相互照顧、彼此關懷、體諒的良性互動的循環中。

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,他們角色劇本因為遭受傷害而扭曲,或學習到錯誤的腳本,便會形成自身的災難,這稱為人生腳本病理。扭曲的腳本是非常傷人的,如失敗者的腳本:「我是個爛人,做什麼都不會成功」、「我沒資格獲得幸福」、「沒人會喜歡我,我天生就惹人嫌」;或者自我壓迫的信念:「如果我不……,那就沒人要我了」、「如果你沒有被利用的價值,就沒人理你」、「如果沒得到別人的讚賞,那一切都沒意義了」;或者是受害者、孤兒腳本:「我會做錯這些事,都是XX害的!」、「每個人都等著看我笑話!」、「沒有人會幫我的」、「別人隨時會拋棄你!」等等,不一而足。

這些腳本,有的是在成長過程中,從父母或權威學習而來;有的是因為自己的受挫經驗,所引伸的結論。它們在自己的心中,形成固定的信念或劇本。一碰到相類似的情境,就自動在心中撥放,然後無意識的照劇本演出。無論實際情況跟當初是否相同,都會陷入相同的情緒和看法。

這個在親密關係上特別容易看到,每個人都有一些「按鈕」,一旦觸及,就自動撥放,莫名的爭吵、歇斯底里、失控。特別是彼此的腳本又觸發其他的腳本,那就會發生悲劇了。更令人痛苦的是,這樣的問題不斷的反覆發生,而雙方也對這樣的重複都厭煩到極點,但卻束手無策,乃至只剩下分手一途。這個模式,是不是很令人熟悉呢?

不管是何種狀況,如果我們發現在生命中,不斷的重覆某個狀況,如不斷的因為某個相類似的原因而分手、因雷同的事件而失控發怒或陷入憂鬱的深淵。這都屬於人生腳本的問題,需要接受相關的協助。

星期四, 1月 07, 2010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3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G)

具體運思期的發展

概念我的認知發展,皮亞傑將它稱為「前運思期」,它的意思是基本上此時的心智,尚無法理解事物背後的規則,只能就眼前呈現的概念來反應,故稱為呈現式心智。
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你在前運思期的小孩前,拿出一個較寬廣的玻璃杯,裝了水,然後其中的水倒入另一個較窄小的杯子當中,窄杯的水位會比較高。此時你問小孩:「現在的水比較多,還是之前在寬杯子的水比較多?」他會回答你:「窄杯的水比較多。」無論你在他眼前,將水倒過來倒過去幾次,它們都會堅持,「窄杯的水比寬杯的水多」呈現式心智它無法保留體積的概念:它無法理解,水是同樣的水,無論在哪個杯子裡,水的量是一樣多的。小孩只能就現象表面呈現的去理解事物,非常單純,同時也非常無知。

在6、7歲一直到13、14歲時,在我們現在的文化教育背景中,小孩子開始能夠對於具體事物之上的規則有所理解和接納。如「水的體積是不變的」:同樣的水,在不同杯子中,雖然水位高度不同,但是體積是相同的。小孩可以超越眼前的現象,理解現象背後的規則,並套用這個規則。

這是很大的一步,心智認知的能力不再被表面的現象所束縛,能夠進一步的去思考其背後的規則並理解它。

社會我的發展

這段發展時期,小孩子也開始發展「社會我」(或稱角色我)的自我觀,基於具體運思期的心智,他開始能夠去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並扮演相對的角色,以符應社會規範和期待。

在概念我時期的小孩,你如果拿一顆雙面的球,一面是藍色,一面是紅色。你用其中的紅色面向小孩,藍色面向大人,問他大人看到的顏色是什麼顏色?小孩會回答:「紅色。」然後你在他面前反轉球面,以藍色面對他,紅色來面對大人,再問小孩一次,大人會看到什麼顏色,小孩會回答:「藍色。」無論重複幾次,小孩都會這樣回答。

這是因為小孩無法從大人的角度來思考事情,他只能從他眼前呈現的現象來回答和思考。所以他看到球轉過來時,只會覺得球的顏色改變了,他無法想像球有兩面,大人在球的背面,所以看到的是另一個顏色。而具體運思能力開始發展時,小孩開始能夠轉換觀點,有能力用別人的位置來看待事物,他才能回答大人看到的是藍色,自己看到的是紅色。這時小孩的意識層次就不再是那麼自我中心,他開始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和看法,可以轉換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事物。他開始離開自戀的認同,走出狹窄的自我之外。

意識發展是朝向「去自我中心化」移動

由這裡我們可以觀察得到,意識往高層發展,是「去自我中心化」的。從絕對的自戀到可以理解他人,意識不斷的擴展它的範圍,並且從較狹窄的認同裡離開,往更高更廣的向度邁進,越來越遠離自我中心的傾向。而在自我中心的傾向削減的同時,亦能更敏感的體察種種的分別,也能理解更高層次的規則。所以如果僅是回到「泯滅分別」的混沌,歸於自戀無邊界的胎兒狀態,那是進化還是退化呢?那就不言而喻了。

下期我們會討論「社會我」的道德觀與其心理問題與治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