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識成長發展層次,根據肯恩‧威爾伯的「萬法簡史」(註一),可以分成分成物質我、情感我、概念我、社會我、形式反思、統合觀照、自然靈啟、精微光明、自性九個層次。
胎兒到出生後四周內的意識狀態,這時我們的意識就像海洋一樣的混沌,外在跟身體是無法被區分出來的。舉例來說,嬰兒分不出桌子和自己有什麼不同,所以桌子被打到,他會以為自己被打了,他無法分出主客的不同。對於嬰兒來說,大拇指和衣服是一樣的,他無法分辨其中的差異。
我們出生四週後到一歲之間開始認知物質我:嬰兒可以開始分辨手指頭和毛毯的不同,因為咬手指會痛,但咬毛毯不會。他開始能分辨出自己身體的界限,認知到物質的我和外界是不同的。這是重要的一步,這個階段,如果受阻,感覺統合便會有所障礙,物質我的邊界便會薄弱,容易引發認知上的混亂。
此時小孩雖然開始能分辨物質上自我的邊界,卻還沒辦法對情感上的邊界產生認知。所以在小孩的認知中,他會以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,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看到的,是極度自我中心的。如果他玩捉迷藏,他會以為把自己眼睛遮起來,別人就看不到他。他認同的是原欲的、生物的自我。
這時候,他的世界觀就是以感覺和衝動為衡量標準下的世界。這時的我們,是沒有能力認知自我的,只有純粹的衝動,反而是極度自我中心的。因為這樣的意識狀態中,從來沒有「對別人感受的理解」這回事,他連自私都不會,因為他意識中根本沒有別人,哪來的自私?他只是純粹的自我中心罷了。
若這個時期,嬰兒的意識發展受到傷害或創傷,便會有某一部分的意識停滯於此狀態的認同中,無法跟著整個意識發展而成長。一旦創傷被引發,便容易退回這個時期的意識狀態,導致認知混亂,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假,因為它們所引發的衝動和感覺是一樣的。
許多嚴重的精神疾病,如精神分裂、退化性精神疾病,都與此類創傷有著密切關係。這類精神疾病嚴重時,會有強烈的退化行為:如大小便失禁、無法分辨身體的邊界、真實與幻想混淆、僵直性行為等等,從這些現象,我們就可以明瞭這類的精神疾病所處的狀態了。治療方法,大部分是用密集退化精神病療法以及生理安撫技法來處理。
很多的修行系統,強調要恢復到嬰兒時期的意識,認為此時的意識是最純真、無分別、最完整的,其實那不全是對的。修行是一個超越的過程,我們要達到的是如嬰兒的純真與無染,同時又有著覺知與智慧,而非變成分不出嘴巴和手腳的不同、大小便失禁的無行為能力者。有智慧的無二慈悲,是能夠感受他人的感受,能設身處地交換立場的;嬰兒是純粹自我中心的,他連自己是誰都無法分辨,更何況去體察他人?嬰兒能夠體察媽媽的心情,並稍微壓抑自己的需求而不哭泣嗎?顯然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無二和混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,無分別的境界不是退化,而是高層次意識發展的頂峰。倘若以為泯滅一切的分別,退回混沌無知無識的狀態,以此為無二的修行境界,這樣的見地,反而是下墮,在佛教裡稱之為「墮於頑空」。所以,修行要分清楚超越和退化的不同,而不是混淆為一,這個見地問題,肯恩威爾伯稱之為「前(退化)超(超越)謬誤」。
高層的觀點必然能容攝低層的觀點,只是更為廣大、層次更高,並不會否定低層的存在。無二的觀點,並不會否定世間的差別,反而是在種種差別中,更顯示本質的無二性。如果是泯滅分別才是無二,那「泯滅」與「分別」反而變成了二元對立了,何來「無二」可言?所以如果我們發現,某個看法是抹滅性的,它很可能是退化的,而非超越性的觀點。這是一個超越與退化觀點的分辨方法之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