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12月 28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1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E)

壓抑與修行的關係

當「概念我」開始成形時,意識的發展開始脫離生物的層次,來到人類意識的層次。這意味著,人類的意識從心智階段開始,就已經超越了其他在的球上的物種。因為從這裡開始,人可以發展較為一致而統一的人格,即使環境有所改變,我們也還是會有自己獨特的一致性和選擇。我們不會只跟隨欲望和衝動行事,在某些情況下,我們有能力有所不為,這是其他的物種所未能達到的高度。因為我們比只停留在感情我的狀態有更多的選擇性,我們可以選擇壓抑它或順從它,而不是僅僅被欲望和情緒牽著走,毫無選擇的能力可言。較高等的意識,他的自由度和可選擇性,遠較低層的意識更多和更廣,觀點也更加的高遠和廣大。

所以,壓抑並不完全是錯誤的,雖然心智帶來因壓抑所帶來的內在衝突和煩惱,但同時也發展出了一些欲望和衝動之上的品質。有了這個品質,我們才有能力更往高層的意識層次邁進,這個貢獻是不可抹滅的。

所以,主張完全解放壓抑,消滅心智的功能,跟隨自己的衝動、滿足自己的欲望,並把它當作修行的縱欲主義修行方式,那是一種退墮的觀點,不是超越的觀點。

一部分的奧修門徒,就犯了這樣的錯誤,他們誤解了奧修的說法,把泯滅心智退到原欲、感覺的自我,當作修行。因為沒有心智的壓抑和束縛,感受不到內在矛盾所產生的衝突,有種解放感,就誤以為那是修行。然後就拿著雞毛當令箭,變得極為任性、無法承諾、只以感覺和衝動來行事,並美其名為「跟隨著心移動」。並將社會規範當作是修行的障礙,無視於別人的存在,自行其事,造成了旁人許多困擾,還沾沾自喜,以為自己很有修行。事實上,這也是前超謬誤的一種現象。奧修說的是超越心智,而不是消滅心智,這兩種是非常不同的品質,不然白癡最有修行了。

不過,過度的壓抑自己的需求,以符合某種標準,也是引發精神官能症的根源。許多宗教,講究禁慾和道德規範,以為這樣能夠比較接近高層的超越體驗。雖然壓抑的能力是比情感我來得高層,但是光憑這樣的手段是無法達到高層體會的,因為高層體會並不是壓抑的結果,它是超越,是迥然與壓抑不同的品質。反而在情緒欲望與壓抑的矛盾衝突中,我們不斷的損耗意識能量,漸漸的扭曲了自我,反而與高層體會相行漸遠。

在宗教界,許多人為了符合某些宗教的標準(不能生氣,不能有欲望,要平靜喜悅等),苦苦壓抑自己的情緒,反而產生了許多的扭曲:比如對於「世俗」的鄙視、對於異性的敵視和恐懼、對於富人的憤怒、奇怪的嗜好或收藏,自我神聖化和救贖者想像,甚或長期罪惡感、憂鬱症等等。

在許多宗教團體中,有些人需要強調修行的價值和自己在這方面的「成就」,需要不斷的強調或暗示自己是高超的;同時否定世俗生活的欲望,將他們貶抑為低等污穢的東西,將自己漂白為高超聖潔的形象,來逃避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無能和不滿。一旦有人挑戰他們、戳破他們的自欺,他們就會憤怒的反擊,平時擺出來的高超和平靜,就此消失無蹤。這些都是廣義精神官能症的扭曲現象。

所以有時候,有一些所謂的「修行人」,他們的精神狀態,比起一般普通人還要不如。因為一般人對自己的欲望還沒如此的壓抑,反而比較健康。所以,對於壓抑與修行的關係,有志於靈性成長的朋友,是要更為覺知的。尤其是為了補償自我缺憾所產生的寄託、扭曲和投射的宗教狂熱,更是要加以留心,以免引發精神疾病而不自知。

邊緣性人格與精神官能症的比較與治療

仔細的來看,邊緣性人格並沒有壓抑的能力,只有許多意象的不斷呈現和干擾,他並沒有能力去壓抑一些什麼,但同時也失去了保護自我的能力,因而失去人格的一貫性。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建構自我,並利用「概念我」的力量,協助自己在某些層面虛弱的情感我,被分化並建立起來,同時壓抑混亂或外來的意象,以保護自己,這就稱之為「自我建構療法」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其實能產生精神官能症,是比邊緣性人格來得更進一步的。因為它有能力壓抑自己,讓自己的力量集中起來,產生一致性,不至於散亂。雖然因此產生了一些內在矛盾,導致了一些煩惱和精神官能症的現象,但是比起混亂而無一致性的狀態,是要來得好處理的。

心智有時候會超過他自己的界線,不但壓抑了該壓抑的衝動(如殺人、強暴、偷竊的欲望),也越界壓制了自己其他正常的情緒流動:因為害怕受到傷害,而壓抑了自己愛的流動;或因為怕出醜,否認自己的能力;或恐懼別人看不起自己,而壓抑自己的脆弱和需要等等。但是這些情感和感受,並不會因為壓抑而消失,他們只是被心智關到黑暗的地下室-潛意識的一角當中,並在我們的背後,用另一種扭曲的形式呈現出來:如特殊的癖好、怪異的堅持,如潔癖、洗手癖、整型癖等;或是產生某種特殊的劇本:比如總是認為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或偉大的救贖者、神聖者等等,來補償或平衡某種被壓抑的欲望。

當這類的精神官能症發生時,最好的治療方式是「揭露療法」。在充滿著愛與接受性的環境,個案能信任呈現情緒不會有任何的傷害下,利用種種的心理技巧,澄清心智對於原始情緒的扭曲或壓抑,讓原始的情緒能夠完整的被表達,並被表意識所接納和了解。此時謊言(對現實的抗拒)被看透,真實的情緒被完整的表露,虛假的自我也冰消瓦解,燃燒殆盡。一種明晰的瞭解和慈悲就得以展開,進而加入意識成長的行列。而不是讓它們在意識成長的道路上,於陰暗之處,不斷的扯我們後腿、消解我們意識成長的能量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不斷跌倒、耗損自己。

1 則留言:

sphereCube design Group 提到...

這篇文章很有意思,讓我想到:當我在騎摩托車時,常有某股莫名的衝動,想要跟迎面而來的車子對撞,抑或是騎到來向車道,但當然都沒有如此做,不然,我現在也無法在這留言了..:P..

這個衝動,最近幾天才意識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