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2月 31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2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F)

呈現式心智

在概念我的心智狀態為「呈現式心智」。何謂呈現式心智?就是他所運用的概念,僅限於呈現於感官內的自我經驗所產生的概念,他尚無能力以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、也無法理解呈現現象後面隱含的規則。這種心智,只能以呈現在身心中的經驗做為衡量的標準,故這樣的狀態,仍然是自戀的,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。

此時,他的考量是以自身的苦樂為中心的,會得到快樂結果的行為就是好的,會得到不愉快結果的行為就是壞的。如果此時配合父母的鼓勵或斥責,便會產生以賞罰為核心的道德觀:被獎賞的,是好的行為,可以做;被懲罰的,便是不好的行為,便要壓抑它。這時的道德觀是自私的,完全以自身的利害為衡量的標準,它無法同理他人、理解他人的處境,所以就沒有「為大局考量」之類的觀念。

這雖然跟情感我的衝動很類似,但是因為概念我具有衡量自己行為後果的能力,並能壓抑有不良後果的衝動,因而產生更多的選擇空間,所以是比較高等的。

神話世界觀的發展

與感情我自戀的「魔幻世界觀」相較,概念我發展出來的小孩,開始能衡量自我意志與客觀環境的關係,他們痛苦的發現,世界並不是以自己為中心來運作的。加上以賞罰為中心的道德觀,於是開始投射出各種神祇,期待有一種超越自己的力量(簡稱殊勝力),來替自己滿足慾望,這便是「神話世界觀」。他們會和各種殊勝力討價還價,取悅他們,期待神祇給予獎賞。同時,也將自身受到的不舒服,歸咎於因為神祇不喜歡自己的行為,所以懲罰他們,故必須贖罪來重獲喜愛。

在較為遠古的歷史紀錄、或未進化文明的低層宗教中,在他們的宗教行為裡,常常可以發現這種模式:人們利用某種犧牲、獻祭與儀式來取悅神明,期待交換願望的完成。或者在某種天災發生時,認為是自己觸怒了神明,所以降下災難來懲罰,所以必須用某些犧牲和儀式,來彌補自己的罪惡;如果天災沒停止,表示神祇不滿意補償,則必須用更大的犧牲:如殺人獻祭來取悅祂們。這在馬雅文化、古中國、古埃及、古猶太教的歷史記載中,都看得到相關的紀錄。論其根源,是幼兒對於父母概念的的一種投射轉移:只要我是個乖寶寶,做出父母期待的行為,父母就會給我們獎賞;而觸怒父母時,必須自我懲罰,犧牲自己的某些權益,來換取原諒。

神話世界觀的自戀傾向

從這裡,我們可以發現:神話世界觀仍然是相當自我中心的。因為所有無法控制的苦與樂,都是神祇對自己的賞與罰:打雷、旱災、厄運是神明對自己的懲罰,好運、順心是神明對自己的獎賞。基本上,概念我無法明瞭,地球自轉其實跟他無關,天氣的寒暑也不是神祇對他的賞罰,大自然只是照著自己的軌則在運行,它不具人格,也沒有個人的喜怒,打雷下雨並非針對任何人而發生。故認為所有事情都是針對自己而發生的,這種發展階段,仍然是自戀、自我中心的。

這時候的心智,尚無法理解事物運行的客觀軌則,無法借用法則的必然性來完成自己的計畫。等到我們的心智發展出「角色我」,意識才能進入「具體運思期」,能夠開始理解一些具體事物的規則,以及產生人際角色扮演的能力,並利用這些瞭解來完成自己的計畫。理性的世界觀才會被建立起來,漸漸取代神話世界觀。

下期我們會談到「社會我」的形成,與其產生的問題

星期一, 12月 28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1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E)

壓抑與修行的關係

當「概念我」開始成形時,意識的發展開始脫離生物的層次,來到人類意識的層次。這意味著,人類的意識從心智階段開始,就已經超越了其他在的球上的物種。因為從這裡開始,人可以發展較為一致而統一的人格,即使環境有所改變,我們也還是會有自己獨特的一致性和選擇。我們不會只跟隨欲望和衝動行事,在某些情況下,我們有能力有所不為,這是其他的物種所未能達到的高度。因為我們比只停留在感情我的狀態有更多的選擇性,我們可以選擇壓抑它或順從它,而不是僅僅被欲望和情緒牽著走,毫無選擇的能力可言。較高等的意識,他的自由度和可選擇性,遠較低層的意識更多和更廣,觀點也更加的高遠和廣大。

所以,壓抑並不完全是錯誤的,雖然心智帶來因壓抑所帶來的內在衝突和煩惱,但同時也發展出了一些欲望和衝動之上的品質。有了這個品質,我們才有能力更往高層的意識層次邁進,這個貢獻是不可抹滅的。

所以,主張完全解放壓抑,消滅心智的功能,跟隨自己的衝動、滿足自己的欲望,並把它當作修行的縱欲主義修行方式,那是一種退墮的觀點,不是超越的觀點。

一部分的奧修門徒,就犯了這樣的錯誤,他們誤解了奧修的說法,把泯滅心智退到原欲、感覺的自我,當作修行。因為沒有心智的壓抑和束縛,感受不到內在矛盾所產生的衝突,有種解放感,就誤以為那是修行。然後就拿著雞毛當令箭,變得極為任性、無法承諾、只以感覺和衝動來行事,並美其名為「跟隨著心移動」。並將社會規範當作是修行的障礙,無視於別人的存在,自行其事,造成了旁人許多困擾,還沾沾自喜,以為自己很有修行。事實上,這也是前超謬誤的一種現象。奧修說的是超越心智,而不是消滅心智,這兩種是非常不同的品質,不然白癡最有修行了。

不過,過度的壓抑自己的需求,以符合某種標準,也是引發精神官能症的根源。許多宗教,講究禁慾和道德規範,以為這樣能夠比較接近高層的超越體驗。雖然壓抑的能力是比情感我來得高層,但是光憑這樣的手段是無法達到高層體會的,因為高層體會並不是壓抑的結果,它是超越,是迥然與壓抑不同的品質。反而在情緒欲望與壓抑的矛盾衝突中,我們不斷的損耗意識能量,漸漸的扭曲了自我,反而與高層體會相行漸遠。

在宗教界,許多人為了符合某些宗教的標準(不能生氣,不能有欲望,要平靜喜悅等),苦苦壓抑自己的情緒,反而產生了許多的扭曲:比如對於「世俗」的鄙視、對於異性的敵視和恐懼、對於富人的憤怒、奇怪的嗜好或收藏,自我神聖化和救贖者想像,甚或長期罪惡感、憂鬱症等等。

在許多宗教團體中,有些人需要強調修行的價值和自己在這方面的「成就」,需要不斷的強調或暗示自己是高超的;同時否定世俗生活的欲望,將他們貶抑為低等污穢的東西,將自己漂白為高超聖潔的形象,來逃避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無能和不滿。一旦有人挑戰他們、戳破他們的自欺,他們就會憤怒的反擊,平時擺出來的高超和平靜,就此消失無蹤。這些都是廣義精神官能症的扭曲現象。

所以有時候,有一些所謂的「修行人」,他們的精神狀態,比起一般普通人還要不如。因為一般人對自己的欲望還沒如此的壓抑,反而比較健康。所以,對於壓抑與修行的關係,有志於靈性成長的朋友,是要更為覺知的。尤其是為了補償自我缺憾所產生的寄託、扭曲和投射的宗教狂熱,更是要加以留心,以免引發精神疾病而不自知。

邊緣性人格與精神官能症的比較與治療

仔細的來看,邊緣性人格並沒有壓抑的能力,只有許多意象的不斷呈現和干擾,他並沒有能力去壓抑一些什麼,但同時也失去了保護自我的能力,因而失去人格的一貫性。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建構自我,並利用「概念我」的力量,協助自己在某些層面虛弱的情感我,被分化並建立起來,同時壓抑混亂或外來的意象,以保護自己,這就稱之為「自我建構療法」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其實能產生精神官能症,是比邊緣性人格來得更進一步的。因為它有能力壓抑自己,讓自己的力量集中起來,產生一致性,不至於散亂。雖然因此產生了一些內在矛盾,導致了一些煩惱和精神官能症的現象,但是比起混亂而無一致性的狀態,是要來得好處理的。

心智有時候會超過他自己的界線,不但壓抑了該壓抑的衝動(如殺人、強暴、偷竊的欲望),也越界壓制了自己其他正常的情緒流動:因為害怕受到傷害,而壓抑了自己愛的流動;或因為怕出醜,否認自己的能力;或恐懼別人看不起自己,而壓抑自己的脆弱和需要等等。但是這些情感和感受,並不會因為壓抑而消失,他們只是被心智關到黑暗的地下室-潛意識的一角當中,並在我們的背後,用另一種扭曲的形式呈現出來:如特殊的癖好、怪異的堅持,如潔癖、洗手癖、整型癖等;或是產生某種特殊的劇本:比如總是認為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或偉大的救贖者、神聖者等等,來補償或平衡某種被壓抑的欲望。

當這類的精神官能症發生時,最好的治療方式是「揭露療法」。在充滿著愛與接受性的環境,個案能信任呈現情緒不會有任何的傷害下,利用種種的心理技巧,澄清心智對於原始情緒的扭曲或壓抑,讓原始的情緒能夠完整的被表達,並被表意識所接納和了解。此時謊言(對現實的抗拒)被看透,真實的情緒被完整的表露,虛假的自我也冰消瓦解,燃燒殆盡。一種明晰的瞭解和慈悲就得以展開,進而加入意識成長的行列。而不是讓它們在意識成長的道路上,於陰暗之處,不斷的扯我們後腿、消解我們意識成長的能量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不斷跌倒、耗損自己。

星期一, 12月 21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10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D)

當小孩到了三到七歲,他們開始脫離「情感我」的認同,慢慢的開始認同概念、象徵、和意象所構成的自我,即「概念我」,並將它當作意識主要關注和認同的範疇。由於這段時期的小孩,開始能夠產生概念、能夠將同類型的象徵歸類,以一個概念來代替之。不可避免的,他會開始產生時間的概念:他開始能夠意識到所謂「時間」是什麼。小孩會有能力認知:在不同時間看到的媽媽,是同一個媽媽,雖然她會不太一樣:如穿的衣服、情緒、行為上有所不同,但是基本上,他是同一個人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小孩開始發展時間的概念:同一個媽媽,在不同的「時間」,有不一樣的表現。

當時間感開始成形,再加上象徵與意象可以在意識裡重現,小孩開始會產生期待、擔憂、和恐懼未來,以及對已發生的經驗產生後悔、警惕、悲傷等情緒:這些情緒都不是當下的事件所引起,而是由意象或象徵所引發的。這種種狀況,都明顯的表示,小孩已經從生物領域(單純的衝動或情感),開始跨足到心智的領域(能夠有回憶歷史以及計畫未來的能力),這無庸置疑的是很大的一步。這時候,小孩開始比較像是人,而不是動物了。當這個部份開始發展,在我們跟小孩說:「等到明天,你才可以出去玩。」他才能夠理解,並接受未來的計畫。不然他是無法明白父母的話,並且加以等待的。

觀諸認知發展的演進,我們可以看出,認知發展得越高層,越能有抽象思維的能力:意象比事實抽象,象徵比意象抽象,然後概念比象徵更抽象,每一層都比前一層更加的精微和困難。

不過,這些抽象概念,並不需要否認低層的認知,才能存在。反而能容攝低層的種種差別,甚或,因為這種種差別,才能顯現出概念高於意象和象徵的品質。就像「狗」這個概念,並不會因為它被發展出來,就認為黑狗和白狗是完全一樣的。相反的,如果沒有白狗、黑狗、花狗…種種差別,「種類」的概念也就無從產生。所以,概念是一種更高層意識的結晶,有一種超越性,超越在象徵和意象知上。而且運用概念,我們更能夠有效的統合運用象徵。故泯滅式的等同,是退化的觀點,而高等意識必然是超越於概念之上的。所以,如果將退化當作是超越,那是不足為法的。

當我們的意識開始進入心智域,同時也會發現,心智域雖然能超越容攝生物域,但是同時也會壓抑與扭曲生物域的情感和衝動。因為心智能夠開始預測和想像未來,所以它會開始去壓抑會破壞美好未來的一些行為和情緒。比如他開始學會在小便之前,告訴大人他想要尿尿,並忍住尿尿的欲望,讓大人帶她去廁所後才尿出來。他開始壓抑自己哭鬧的衝動,用比較友善、溝通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需要,好讓大人可以愉快的來協助他,並獲得讚賞。小孩開始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為,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,同時也得到周圍大人和小孩的接納和歡迎。

同時心智也開始能夠分辨自己的感覺,給這些感覺分類,開始增長自己喜歡的情緒,並壓抑不舒服的負面情緒來保護自我。自我開始創造自己的保護機制,來維護自己的穩定和發展。

如果自我保護的機制是健康的,那麼是沒問題的。但是,如果這個機制過了頭,便會產生許多的問題:心智開始過度的壓抑自己的情緒,不論是用強壓、扭曲、轉移、替代,以及種種的其他的方式,用以逃避自己不想接受的情緒和狀況。簡而言之,心智開始對自己說謊:用不符合事實的意象和象徵來蒙騙自己,說服自己是 OK的的、是好的、不需要改變的。這樣的狀況,便是廣義的精神官能症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,只是程度的問題。下期我們會詳談,關於這個層面創傷的治療,以及這個層面的世界觀。

星期三, 12月 16, 2009

最近文章的參考書目

有人問我參考書目,想知道我說的東西的來源
先列個大概囉:

發展心理學 /心理出版社 /蘇建文等著
發展心理學: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 /PHILIP著/ 揚智文化
發展心理學/ ROBERT M.LIE著/ 五南
萬法簡史 /心靈工坊 /肯恩威爾伯
事事本無礙 /光啟出版社 /肯恩威爾伯
恩寵與勇氣 /張老師出版社 / 肯恩威爾伯
一味 /先驗文化 / 肯恩威爾伯
超個人心理學心理治療-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/心靈工坊 /布蘭特。寇特萊特
神話的智慧-時空變遷中的神話/ 立緒出版社 /約瑟夫。坎柏
榮格心靈地圖 / 立緒出板社
身心合一 /生命潛能 / 肯恩。戴特沃德
意識革命 /生命潛能 /史坦尼斯拉弗。葛羅夫
論康德與黑格爾 /聯經出版社
探索意識極境 /光點出版社/ 史坦尼斯拉弗。葛羅夫
超越自我之道/ 心靈工坊 /羅傑。渥許

星期一, 12月 14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9):意識發展層次 (C)

在「感情我」發展的階段,小孩開始分離意象和實際、象徵和意象的不同。這時期的發展,皮亞傑將其歸於「前運思時期認知發展階段」。意象功能發展大約在小孩七個月左右萌芽,在這個功能成熟之前,小孩只有眼前的事實,若不在眼前,對他而言是不存在的,也沒有辦法保留印象。有養育小孩經驗的朋友就會發現,在大概七個月時,小孩開始怕生,開始能分出陌生人和父母的不同。原因是小孩在認知發展中,開始能保留對父母的印象,並加以比對。不過這個時候,小孩並沒辦法分辨意象和事實的不同。所以當接觸他的人是陌生人時,因為他感覺到和意象無法配合,所以產生了不安全感而哭鬧。

小孩一歲到三歲時,開始發展象徵,意即可用簡單的東西來代替複雜的意象,比如用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這樣的語詞,來代替心目中的意象,也就是小孩子開始叫爸媽的時期。而且開始分辨出不同象徵代表不同的意象,也就是代表了實際上的事物。這時小孩便需要學習象徵和客觀事物的不同,並接受客觀事物並不如我們想像的,可以藉由操縱象徵來加以影響。他開始接受主觀的慾望和客觀的事實,是有差距的。在小孩尚無法完整的接受他對於客觀世界無法絕對操控,甚至只能很有限去影響世界的事實時。這個交接時期,會產生魔幻的巫師、法師等等的意象:自己可以無中生有、改變物理世界(自戀傾向);或認為別人也可以這樣對自己(邊緣傾向),用以補償自己無法全面控制世界的失落和孤獨感,特別是在此處發展階段,有創傷經驗的狀況尤甚。

此時,若小孩的發展受到一些阻礙,或有過創傷,成長後,便容易在某些刺激下引發這個狀態,導致意象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,如幻聽、幻視,某些不存在現實的人物會出現在意識中,跟你對話等等。若自我的邊界再更加模糊,無法分辨它跟事實的不同,就成為精神分裂了。精神分裂的病徵中,除了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意象的不同外,也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,如自戀魔幻思維:以為自己可以操控別人或世界的行為,如地震或某些災難是由他所造成的,或是邊緣性人格疾患思維:以為別人可以控制或影響他的身體、感覺、思想等等,這都是屬於「情感我」模糊的退化現象。

觀諸於此,「情感我」的發展,其實也開始讓我們體驗到了落差所帶來的痛苦: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無所不能,別人也無法知道我們的感覺,我們再也無法把自己的不舒服怪罪到別人身上,別人也不一定能滿足我。「我們與外界是相互獨立的」,認知到這個事實,並不是件好受的事情,但是也是意識成長所需要付出的代價。

有些人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滿足,也會需要退回這樣的狀態,來彌補自己的無力感,利用魔幻的觀點來撫慰自己。這個補償現象,在靈修團體或課程裡常常有這種人會出現,他們常常告訴別人,他可以感覺到別人的感覺、看到很多不同的神靈或鬼魅。在課程和靈修活動中,他們總有很多很多的感覺和體驗,可以告訴別人:他是特別的、高等的,藉以填補自己的無價值感,逃避自己無能為力的感覺。我想,只要有參加此類團體經驗的朋友,都會看到這類怪怪的,到處跟人說他有特異功能或通靈能力的人。這類人都有邊緣性或自戀性人格疾患的傾向,最好能勸他不要往這個方向來走比較好。

有的人在幼兒時期,沒有獲得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滿足,以致發展不健全。然後他在親密關係裡,就容易退化到小孩狀態,企圖滿足尚未獲得的東西。比如他認為伴侶「本來」就應該知道他的需要,如果對方不清楚並沒有滿足他未表達的需求,他就生氣,像是小孩對父母發怒哭鬧一樣。在情緒上,他無法分辨自己和伴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,無法完整的互通感受,所以會憤怒。因而造成在親密關係裡的困境。

有的修行體系,認為是因為我們對「情感我」認知的產生,導致這樣的分離感,所以才由伊甸園被趕到冰冷而孤獨的世界。所以強調弭平這個界限,回覆到嬰兒混沌自戀的狀態,認為那是修行的目的。這樣的觀點,其實是大大的混淆,是屬於「前超謬誤」的觀點。

到了大概三四歲到七歲,「概念我」便會發展,開始能運用語言文字來當作認知和思考的工具。這個時候,小孩子開始發展概念:用一個抽象象徵,來代替相類似的一個群體,意即「種類」的概念。所以對尚未發展概念功能的小孩來說,白狗和黑狗是不同的東西,他們也沒辦法把牠們歸成為黑白狗都是同類:狗。這也是很大的一步,表示小孩開始能夠利用較為抽象的東西來思考和認知。下期我們會開始談論這個部份的內容。

星期一, 12月 07, 2009

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(8):意識成長發展層次(B)

當「物質我」的發展完成之後,在我們一歲到兩歲的時間,會開始發展情感上的自我邊界:他開始發現自己的不舒服,別人並不一定也會、他討厭一個東西,那個東西並不會隨著他的欲望而消失。所以,小孩開始認知到自己的感覺與環境是獨立的,進而建立出主觀情感和客觀現實分離的界限感,能正確的評估自己意欲感受和現實的落差,這時「情感我」便於焉成形。

在認知發展中,小孩也在此時產生了象徵和意象的功能。他開始產生意象來代表自己,並且也用不同意象或象徵來代表別人。意象就是我們對於事物印象在腦中的重現,比如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,父母的相貌就可以重現在我們的腦海裡,代替真實的父母。在意象的功能發展之前,小孩子是無法憶起不在眼前的事物的。在意象的能力發展成熟後,小孩開始學習運用簡單的象徵來代表複雜的意象,比如語言上的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這樣的標籤,用來代表真實的父母。

在「情感我」發展之前,基本上,小孩認為世界是自我的延伸,他的感覺就是世界的感覺,他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。這是相當自我中心的:食物是為他而產生的、打雷是為他打的、世界是為他而存在的。當「情感我」開始萌芽,小孩便開始意識到:他是孤獨的,世界並不完全跟他同步,外界並非以他為中心來運作。

當「情感我」發展初期,情感上主客觀分離的認知還沒成熟時,而此時意象和象徵也開始發展。他會產生一種混淆,以為象徵就是客體本身,只要對象徵做些什麼,它所代表的客體就會被影響:他會相信,如果有人惹他生氣,做一個小人(象徵),並用針刺它,惹他生氣的小孩(客體)就會不舒服。這時小孩對世界的詮釋是魔幻的世界觀,在這樣的世界觀裡,就像哈利波特或其他童話中的巫師,透過對象徵(媒介)作一些事情,可以用主觀的意志影響客觀物理世界的運作。

新時代的某些觀念,如「你創造你的實相」、「心想事成」,就很容易與魔幻世界觀混淆。許多人天真的以為,只要他相信自己的信念(意象與象徵),世界(客體)就會照他所想的實現,他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,他要的東西就會從天上掉下來:像是嬰兒只要哭(要求),父母就會餵飽他、照顧他、滿足他。

以為世界是生來為他的意欲來服務的,這樣的觀點,是退化而幼稚的魔幻世界觀,並非高等超越的觀點。實際上,意象雖然是世界運作的重要參與者,但絕非決定者。沒有意象,我們事業不會成就,但是以為單靠意象、不需行動,事情就會自然發生,這是嬰兒才會相信的事。

高層的「一切皆自心顯現」境界,是洞徹萬物的本質皆離不開靈性,你與世界息息相關、同出一源,互攝互融、相即相入;心就像鏡子,映現萬物。但絕非自戀得以為依自己的意欲就可以決定世界如何運作。那是扁平而狹窄的退化觀點。

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很需要這類的觀點來支持自己,需要退回「情感我」尚未成形的狀態,才會獲得滿足、覺得自己有價值和安全感,我們可能在這時期有過創傷,應該加以治療。

在發展「情感我」的過程中發生了創傷,導致意識發展的某個部分發展受到阻隔,便會發生自戀型人格和邊緣性人格疾患。早期的發展受阻,會變成自戀型人格,會把世界當作是自己的延伸,而中期的阻礙,會形成邊緣性人格,則容易受到外界打擾和壓迫。這兩種人格疾患,是介於精神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中間的嚴重程度。

所謂的「敏感體質」或「靈媒體質」的人,常常有自戀性或邊緣性人格的特質,容易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(魔幻傾向),或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(能量、靈體)所侵擾,而感到受壓迫。若又加上某些壓力刺激或自我暗示,便容易誘發精神分裂,迷失在種種象徵與實體無法分辨的狀態:他可能自稱自己是某神某佛的化身,天地的運作都由他來控制,耽溺在幻想中,分不清現實和意象的差異,導致日常生活功能無法運作。所以有這樣的「天賦」的朋友,其實應該多加小心,最好不要走通靈路線,以免走向精神分裂的路途。

治療自戀性、邊緣性人格疾患,需要自我建構療法,重新建構其「感情我」的邊界,來恢復正常功能